PRODUCT CLASSIFICATION
金属零件退火淬火炉是热处理工艺中的核心设备,通过jingque控制加热、保温和冷却过程,显著改善金属零件的力学性能(如硬度、韧性、强度)和加工性能(如切削性、成型性)。以下是关于此类设备的详细解析:
一、核心功能与工艺原理
退火处理
目的:消除内应力、降低硬度、改善切削性、细化晶粒、均匀组织。
工艺类型:
退火:加热至Ac3(亚共析钢)或Accm(过共析钢)以上30-5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(随炉冷或埋砂冷)。
球化退火:针对高碳钢,加热至Ac1以上20-30℃,保温后缓冷,使碳化物球状化。
去应力退火:低温加热(通常≤650℃),消除加工或焊接产生的内应力。
适用材料:碳钢、合金钢、铸铁、有色金属(如铜、铝)等。
淬火处理
目的: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,显著提高硬度和耐磨性。
工艺关键:
加热温度:需jingque控制(如亚共析钢为Ac3以上30-50℃,过共析钢为Ac1以上30-50℃)。
冷却速度:必须快于临界冷却速度(通常采用水、油、聚合物溶液或气体淬火)。
适用材料:中高碳钢、合金钢、工具钢、模具钢等。
二、设备类型与结构特点
箱式退火淬火炉
结构:长方体炉膛,加热元件(电阻丝、硅碳棒)布置在炉膛两侧或顶部,配备耐火砖或陶瓷纤维隔热层。
优势: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适合批量处理中小型零件。
局限:加热均匀性稍差,需手动装卸料。
井式退火淬火炉
结构:垂直炉膛,零件通过吊篮垂直悬挂或堆放,加热元件环绕炉膛布置。
优势:适合长轴类、杆类零件,冷却时可通过底部淬火槽实现垂直淬火,减少变形。
局限:装料量受限,操作复杂度较高。
连续式退火淬火炉
结构:由预热区、加热区、保温区、冷却区组成,零件通过传送带或辊道连续移动。
优势:自动化程度高、生产效率高,适合大规模流水线生产。
局限:设备成本高,对零件尺寸和形状适应性有限。
真空退火淬火炉
结构:密闭炉膛,配备真空泵和气体充入系统,可在真空或保护气氛(如氮气、氩气)下运行。
优势:避免氧化脱碳,表面质量高,适合高精度、高附加值零件(如航空叶片、模具)。
局限:设备复杂、成本高,维护要求严格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