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箱式高温电炉的主要类型与适用场景解析
一、按加热元件分类:技术特性与典型应用
电阻丝电炉(≤1000℃)
技术特性:采用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,成本低但高温下易氧化断裂,寿命较短(通常1年以内)。
适用场景:
实验室基础加热:如煤炭灰分测定(符合GB212-2008标准)、金属退火(≤950℃)。
低熔点材料处理:塑料、蜡等热塑性材料的熔融实验。
工业预热:小型金属件的去应力退火。
硅碳棒电炉(1000~1300℃)
技术特性:以高纯度碳化硅(SiC)为原料,升温快(30分钟可达1000℃)、热效率高,但脆性大,阻值随使用时间增大(需定期调整功率)。
适用场景:
陶瓷烧结:日用陶瓷、电子陶瓷的低温烧成(1050~1250℃)。
金属热处理:铝合金固溶处理(500~550℃)、铜合金退火(700~850℃)。
实验室分析:岩石矿物热分析、煤质工业分析(挥发分测定)。
硅钼棒电炉(1300~1800℃)
技术特性:硅化钼(MoSi₂)元件在高温下表面生成致密石英玻璃膜,抗氧化性强,寿命长达5年以上,但低温下脆硬(安装需避免磕碰)。
适用场景:
高温陶瓷烧结:氧化铝、氧化锆陶瓷的致密化烧结(1600~1750℃)。
特种材料处理:高温合金(如Inconel 718)的固溶处理(1150~1200℃)。
半导体制造:硅片氧化(1100~1200℃)、碳化硅晶体生长(1800~2000℃)。
二、按结构与功能分类:场景化解决方案
标准箱式炉
结构:方形炉膛,侧开式炉门,三层保温(硅酸铝纤维+氧化铝纤维+多晶氧化铝纤维)。
优势:通用性强,成本低,适合小批量样品处理。
典型应用:高校材料实验室、小型精密零件加工企业。
管式炉(集成箱式炉结构)
结构:在箱式炉膛内放置石英或刚玉炉管,两端密封法兰可通入保护气体(如N₂、Ar)。
优势:实现真空或气氛控制(真空度≤10⁻³Pa),避免样品氧化。
典型应用:
气氛热处理:金属零件的渗碳、氮化处理。
纳米材料合成:化学气相沉积(CVD)制备碳纳米管。
井式炉(垂直操作型箱式炉)
结构:炉膛垂直布置,支持自动化上下料(如悬挂式涂装线集成)。
优势:节省空间,适合长轴类零件处理。
典型应用:
汽车零部件热处理:传动轴淬火(850~900℃)。
工程机械配件处理:液压缸体退火(550~650℃)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