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实验管式电阻炉根据加热方式、温度范围、气氛控制、炉管尺寸及功能设计等维度,可细分为多种类型,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。以下是主要分类及特点:
一、按加热元件分类
电阻丝加热管式电阻炉
温度范围:通常≤1000℃,适用于低温实验(如金属退火、陶瓷胚体预烧)。
特点:成本低、升温快,但高温下易氧化,寿命较短。
应用:高校实验室基础教学、材料初步热处理。
硅碳棒加热管式电阻炉
温度范围:1000℃~1600℃,适合中高温实验(如陶瓷烧结、金属淬火)。
特点:耐高温、抗氧化性强,但热惯性较大,升温速率较慢。
应用:陶瓷材料研发、金属热处理工艺优化。
硅钼棒加热管式电阻炉
温度范围:1200℃~1800℃,适用于超高温实验(如荧光粉合成、纳米材料制备)。
特点:高温稳定性佳,但价格昂贵,需配套高精度温控系统。
应用:半导体材料生长、高温化学气相沉积(CVD)。
二、按温度控制方式分类
单温区管式电阻炉
特点:炉管内温度均匀,但仅支持单一温度设定,适合简单热处理。
应用:金属退火、陶瓷胚体烧结等单一工艺流程。
多温区管式电阻炉
特点:炉管分为多个独立加热区域(如3温区、5温区),每个区域温度可独立控制,支持复杂温度梯度实验。
应用:纳米材料定向生长、晶体提拉法(Czochralski法)制备单晶硅。
程序控温管式电阻炉
特点:配备可编程控制器(如PID模块),支持多段程序控温(如30段),可设定升温、保温、降温速率及时间。
应用:锂电池材料热解、荧光粉还原气氛处理等需精确控温的实验。
三、按气氛控制方式分类
普通气氛管式电阻炉
特点:炉管两端开口,无气体保护功能,适用于对氧化不敏感的实验。
应用:金属熔炼、陶瓷胚体干燥等基础加热场景。
惰性气体保护管式电阻炉
特点:可通入氮气(N₂)、氩气(Ar)等惰性气体,防止样品氧化。
应用:钛合金退火、半导体薄膜沉积等需防氧化的实验。
反应气体管式电阻炉
特点:支持通入氢气(H₂)、氧气(O₂)等反应气体,参与化学反应。
应用:金属氧化物还原(如CuO还原为Cu)、化学气相沉积(CVD)制备碳纳米管。
真空管式电阻炉
特点:配备真空系统(如机械泵+分子泵),可实现高真空环境(真空度≤10⁻³ Pa),防止空气倒吸。
应用:真空烧结、真空镀膜等对气氛纯净度要求高的实验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