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RODUCT CLASSIFICATION
更新时间:2025-11-25
浏览次数:221600℃真空高温管式炉是一款适配更高精度高温处理需求的精密设备,相比 1500℃机型,它在加热元件、结构设计上有针对性升级,且应用场景更聚焦材料的精密加工,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详细介绍:
核心结构与关键参数
核心部件配置详情关键参数
加热元件主流采用 1750 级硅钼棒,部分双温区机型会搭配硅碳棒(1400℃以下用),硅钼棒耐高温、抗氧化性强,能适配 1600℃长期工作需求需注意 800℃以下不宜长期使用硅钼棒,避免元件损耗
炉管多为高纯刚玉管,纯度普遍超 99.5%,部分机型可达 99.8%,耐高温且化学稳定性好,不易污染物料长期使用温度 1600℃,短期可承受 1800℃,需避免骤冷骤热导致开裂
控温系统搭载 PID 智能控温,支持 30 - 50 段可编程控温程序,部分机型带多温区独立控制,搭配 S 型热电偶控温精度 ±1℃,1400℃以上建议升温速率≤5℃/min,1400℃以下可≤10℃/min
真空系统搭配机械泵可达到 10⁻³Torr 真空度,选配分子泵后能提升至 10⁻⁵Torr,炉管两端采用不锈钢密封法兰 + 耐高温密封圈保障密封性部分机型可选 KF25 转接头,提升抽气速率
炉膛与炉体炉膛用高纯氧化铝多晶纤维,表面常涂氧化铝涂层,炉体为双层壳体并带风冷系统炉体表面温度可控制在 55 - 60℃,既节能又保障操作安全
核心应用领域
陶瓷与无机材料加工:是碳化硅、氮化铝等易氧化陶瓷的精密烧结核心设备,通过真空或高纯氮气、氩气等惰性气氛保护,减少陶瓷坯体气孔,提升致密度与力学性能;也可用于特种玻璃的脱气、提纯,去除内部气泡和杂质,优化透光性。
电子与半导体精密处理:适配半导体晶圆的高温退火、外延生长工艺,真空环境能避免半导体材料氧化,激活掺杂元素,消除晶体缺陷;还可用于 MLCC、压电陶瓷等电子元件的烧结,保障元件绝缘性和稳定性。
新能源与特种合金研发:用于锂电正负极材料、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高温改性,通过精准控温优化材料晶体结构,提升电化学循环稳定性;同时适配高熵合金的晶核孕育与合成,通过多段编程控温避免晶格畸变,提升合金相纯度。
航空航天材料实验:针对航空航天用高温陶瓷部件、小尺寸高温合金零件,开展真空烧结、退火等处理,提升部件耐高温性和抗疲劳性,适配飞行工况。
使用寿命与维护要点
使用寿命:整机常规使用寿命约 4 - 7 年,比 1500℃机型略短,核心损耗件寿命差异明显。硅钼棒在 1600℃满负荷工作下寿命约 800 - 1200 小时;刚玉炉管正常使用约 2 年,若频繁接触腐蚀性气体则可能缩短至 1 年以内;密封圈等耗材寿命约 1 - 1.5 年。
维护关键要点:避免长期在 1600℃极限温度运行,单次极限温度工作建议不超 30 分钟;实验后及时清理炉管内残留杂质,若通入反应气体,需后续通惰性气体吹扫炉膛;每 3 - 6 个月检查硅钼棒氧化情况和法兰密封性,每年校准一次热电偶精度;严禁在氧化铝炉管中使用石墨坩埚,防止发生反应损坏炉管。
返回列表